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手机平台,开云(中国)

开云手机平台,开云(中国)直播 开云手机平台,开云(中国)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开云手机平台,开云(中国)>

汇聚微力量 共护美生态

2024-12-26 09:00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人物】汉江“清漂人”肖安山

【故事】滔滔汉江,过境湖北十堰市郧阳区100多公里。为避免上游垃圾漂浮至下游,2017年,当地成立汉江清漂队。7年来,队长肖安山带领团队,年出船800余次、清理垃圾上千吨。在清漂队的持续努力和带动下,汉江(郧阳段)库区库面长期保持干净无漂浮物,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持续贡献力量。

【点评】

一根网竿、一顶草帽、一件黄衣,在水面上捞树枝、搂杂草、清理生活垃圾,最多时一天要打捞近80吨杂物。这是汉江清漂队的工作日常。52岁的队长肖安山带领着10多人的团队,一直坚持“漂泊”在汉江之上,守护着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碧水清流。

经寒历暑,清漂船上的日子并不好过。三伏天,甲板上的温度能达到60摄氏度;到了冬季,江风又寒冷刺骨、生生刮疼脸颊。常年在水上工作,肖安山和几名队员患上了风湿病,天气变化时就会疼痛难忍。然而,条件的艰苦并未让肖安山们退却半分。自小与汉江结缘,当过渔民、开过货船,肖安山说:“我喝汉江水长大,这里就是我的家。”守护这一泓清水流向北方,既是对汉江养育恩情的反哺,亦是对绿水青山的深情守望。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像肖安山一样常年与自然打交道的基层工作者还有很多。黑龙江牡丹江市卫星林场,曾经的伐木工王凯变成专业护林员,他跑遍1109.6公顷管护责任区,夏天植树、冬天抚育,植绿兴绿,守护莽莽林海;甘肃古浪县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郭玺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创新治沙方式,大力发展沙产业,在接续奋斗中书写绿色传奇;西藏羌塘无人区,扎西罗布等野生动物专业管护员深入无人区内部,巡护、救助野生动物,让“羌塘生灵”自在成长、健康奔徙……风雨无阻,恪尽职守,无数生态环境守护者以实际行动续写着生态画卷新篇章。

坚定的信念值得褒扬,坚守的热情需要守护。在基层广泛调动起生态环境保护的群众力量,需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例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通过改革利益分配机制,让农牧民及其合作组织以合同制方式参与防沙治沙项目,让改革成果真正惠及群众,从而调动起防沙治沙的积极性。上海表彰优秀志愿者代表,让“垃圾分类志愿者”成为响亮的名片。各地丰富的实践表明,创新机制畅通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渠道、调动群众共护绿水青山的热情,就能激发起更为深厚的生态文明建设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期待越来越多的人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从贡献星星点点的微力量做起,携手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